- ABOUT IHSSABOUT IHSS
- PEOPLE
- NEWS & EVENTSNEWS & EVENTS
- RESEARCHRESEARCH
- FELLOWSHIPS & GRANTSFELLOWSHIPS & GRANTS
- TEACHING & LEARNINGTEACHING & LEARNING
- PUBLICATIONSPUBLICATIONS
Title:
Implications of Japan’s Modernization Movement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日本社會轉型期近代文明建設和公民教育的啟示)
Speaker:
Dr. Wenna Guan
Date:
September 16, 2011
Time:
4:00 pm
Venue:
G-04, G/F, Tang Chi Ngong Build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anguage:
Putonghua
Enquiry:
(Tel) (852) 2859-2460
本講座將從歷史研究的角度詳細回顧日本明治時代社會風俗改造運動的過程,旨在剖析日本如何在其社會轉型期建設近代文明,以及培育國民及公民等現代社會的身份意識。
日本是亞洲最先現代化的國家,同時也是今天亞洲地區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社會。然而,在今天令人矚目的成就背後,日本這個社會從近代以來的社會轉型,留下了“一步一腳印”的扎實歷程。那麼,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是怎樣的社會風貌?明治維新帶來了哪些具體的社會風俗改造措施?取締惡習陋規後,又是如何建立新的社會風尚(社會公德)?這些政策在當時是如何推行,又得到民間怎樣的回饋?自明治以降,日本人如何一步步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建設?日本社會的公民意識如何在一樁樁日常小事中不斷建構?而今天的日本社會,又怎樣在生活裏裡延續這些教育和實踐?……通過一一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將逐步進入日本的社會轉型歷程,去瞭解這個東亞現代社會的形塑過程。
當然,研究日本社會的發展和公民意識的凝聚過程不僅僅體現歷史學的學術意義,同時也能為今日的中國社會帶來多層面的借鑒。今天的中國,也正處在社會轉型的十字路口,一邊面對著高速的經濟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另一邊則不得不絞盡腦汁地應對社會轉型期的種種錯位、矛盾,甚至悖論。在這樣的背景下,回顧近代之初明治時代的日本社會風俗改造,不僅不是一個過時的議題,而且對當下中國的社會問題而言,也深具現實意義。
本講座將由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的官文娜博士主講。官博士於1982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同年到中南民族大學任教。1989年赴日本京都留學,1999年取得日本京都大學文學(日本史學)博士學位,2001年在日本文部科學省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做研究員,2005年在日本出版博士論文:《日中家族結構的比較研究》。2007年來香港大學,繼續做日本研究。是日本文化學研究領域的資深學者。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